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

 行业资讯     |      2025-04-05

明确将开展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试点,联合整治青白江、北河、鸭子河、府河等重点跨界河道,共同提升南河、通济堰等水质,持续推动流域上下游水质稳定达标。

加快推进厂矿企业、单位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更新改造,通过更换电动机等方式提高其达标排放水平。开展非正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

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

鼓励发展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第三节强化宣传引导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新(改、扩)建尾矿库环境准入。专栏1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一)环境治理1.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47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2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3.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6070约束性4.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劣Ⅴ类水体比例(%)*全面消除约束性5.城市(县城)黑臭水体比例(%)全面消除预期性6.地下水质量Ⅴ类水比例(%)18.2完成省分解任务预期性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预期性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4.9〕9.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6.6〕10.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减少(%)1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27.4〕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约束性约束性约束性(二)应对气候变化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2〕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5.8〕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1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97预期性(三)环境风险防控1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省分解任务预期性16.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预期性(四)生态保护17.生态质量指数(EQI)*稳中向好预期性18.森林覆盖率(%)25.626.1约束性19.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万吨)20.5完成省分解任务预期性20.农药使用量(商品量)(万吨)0.32完成省分解任务预期性21.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万平方公里)完成省分解任务约束性注:①加〔〕指标为五年累计数。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

将高风险在产企业地块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拟开发的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暂不开发的关闭搬迁企业地块依法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林间,欢快的鸟鸣声不绝于耳,一朵朵花苞竞相开放。

加强路检路查,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九月浅秋,落叶纷纷飘在地上,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黄的衣裳。后40天中心城区达标天数达到32天以上,重污染天数控制在2天以内。波光粼粼,绿植错落有致,树木生机勃发。

此次攻坚目标为中心城区空气质量PM2.5平均浓度到12月底力争控制在27.1微克/立方米以下。承德市将通过强化工业源管控、强化燃烧源治理管控、强化面源治理管控、强化移动源治理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五方面措施进行治理。

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

强化夜间重型柴油货车绕行措施落实,推动双滦区北环路货运通道重型货车绕行管控措施落实到位。11月底前,对中心城区,包括近郊区在内,分乡镇、分社区、分街道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排查,全面整治城市裸露土地首先,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力度之大、成果之丰硕前所未有。十三五期间,原环境保护部和生态环境部制修订、发布了67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增长幅度之快为过去历次5年规划期之最。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压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依法治污有章可循,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其次,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13部法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17部行政法规完成了制修订。

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各主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目前,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作为主要执法部门的生态环境法律共15部,占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总数近1/20。

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 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

生态环境行政法规到本月为止为32部。11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国在推动生态环境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

截至目前,现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总数已达2202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01项。别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十四五国家生态环保工作整体的规划和部署,组织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全面强化生态环保的法规与工作,为实现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别涛介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开展,推动治理和修复了一批受损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13部法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17部行政法规完成了制修订。别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十四五国家生态环保工作整体的规划和部署,组织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全面强化生态环保的法规与工作,为实现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障。依法治污有章可循,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各主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11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国在推动生态环境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

截至目前,现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总数已达2202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01项。生态环境行政法规到本月为止为32部。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压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十三五期间,原环境保护部和生态环境部制修订、发布了673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增长幅度之快为过去历次5年规划期之最。

目前,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作为主要执法部门的生态环境法律共15部,占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总数近1/20。其次,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首先,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力度之大、成果之丰硕前所未有。此外,别涛介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开展,推动治理和修复了一批受损的生态环境

商丘文件引起行业热议,被质疑违背相关规则。要求把握好地方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既要在规范企业行为、保护群众利益上不缺位,也不能在项目管理法定程序、捆绑配套产业上越位。

未签订协议的项目,各地区不得单独再签订新的开发协议。11月22日下午,河南省商丘市发改委也召开了关于风光电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听取了各县(市、区)建议,及时吸纳新能源业界人士宝贵意见,将加强对双碳工作的研究并在以后实施中结合实际完善相关要求,推动商丘市碳减排等相关工作。

而如达不到规定要求,项目建设指标将被收回。对此,11月22日,河南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及时纠偏,文件明确指出:不得强行要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与其他产业项目投资进行捆绑,不得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事业相关投资转嫁给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

在屋顶光伏发电建设方面,也不得在法定备案程序上随意增加条件,不得以开展试点为由暂停、暂缓现有项目备案、电网接入等工作。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全国性交易,地方不应该出台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悖的地方保护政策。11月2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发布会上回应近期河南商丘要求风电光伏碳指标归政府所有一事表示: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地方政府无权对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正当权益进行限制或收归己有。11月2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近期个别各地方出台文件,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关碳指标进行限制,且项目收益归项目所在地所有。

鉴于碳指标使用权限、交易等属于新能源领域新生事物起步阶段,结合新能源部分企业意见,即日起,对各县(市、区)下发的关于风光电新能源项目建设事宜的通知收回,暂停实施,并提出妥善处理新能源有序开发、产业融合、保护群众利益等方面之间关系。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地方政府无权对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正当权益进行限制或收归己有。

相关阅读:CCER争夺战开启?河南商丘要求风光项目碳指标使用交易须经市政府同意风电光伏项目可申请认证为国家认证自愿减排项目(CCER)并参与碳交易,目前在全国碳配额市场需求下CCER需求突然大增,但相关管理规则仍未更新,根据此前的CCER认证和交易流程来看,CCER开发和交易可由项目业主单位自主展开。据了解,11月19日,河南商丘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一则关于风光电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指导建议通知,要求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风电光伏项目需签订协议,明确项目所含碳指标权限归商丘市所有,其使用、交易须经商丘市政府同意,收益归项目所在地

相关阅读:CCER争夺战开启?河南商丘要求风光项目碳指标使用交易须经市政府同意风电光伏项目可申请认证为国家认证自愿减排项目(CCER)并参与碳交易,目前在全国碳配额市场需求下CCER需求突然大增,但相关管理规则仍未更新,根据此前的CCER认证和交易流程来看,CCER开发和交易可由项目业主单位自主展开。鉴于碳指标使用权限、交易等属于新能源领域新生事物起步阶段,结合新能源部分企业意见,即日起,对各县(市、区)下发的关于风光电新能源项目建设事宜的通知收回,暂停实施,并提出妥善处理新能源有序开发、产业融合、保护群众利益等方面之间关系。